最新的前沿科技动态,及时把握
一、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2017年浙江一家茭白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说,他们种植了一万亩的茭白,销路和收益都不错,就是苦于雇不到人。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孙坦和他的同事发明了一款智能茭白的分拣、分级和包装的设备。分拣一根茭白需要三秒钟,一台机器一天可以处理八千斤茭白的分级和包装,替这个合作社节省雇佣劳动力的支出将近八万元。
二、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产量与环境的矛盾
去年,孙坦所在的研究所和一个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联合组队参加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主办的全球人工智能温室种植大赛。挑战在四个月的时间内,生产出最高产量和最高的资源利用率的黄瓜。四个月之后,他们在61平方米的土地上,产出了3500公斤的优质黄瓜,增产超过了50%,而且绿色无公害。
三、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科学养猪
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办法在一群活动的猪中挑出特定的一头猪,但是AI(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孙坦和他的同事通过计算机视觉和表型的技术攻克了猪脸检测和生猪身份识别这两项关键的技术。用这两个关键技术做支撑,建立生猪的健康和它的行为特征之间的关联模型,从而提高存活率,降低用药的数量,提升猪肉的品质和价格。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智能,还可以科学的精准的制定生猪养殖的计划和方案。
其实,智慧农业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环节,未来它会走到我们普罗大众的身边,智能餐桌会告诉你食物的来源、生产过程、营养成分,指导你合理地搭配膳食。智慧农业还能够帮助一些特殊群体去进行农产品的私人定制,比如说适合糖尿病人吃的农产品。甚至在你不知道吃什么好的时候,大数据智能会告诉你,最近流行吃什么,你该怎么吃。并且根据你的身体,和健康状况,量身定做地去给你打造好个性化的菜谱。总之智慧农业,可以让你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节目最后,主持人请孙坦将自己比喻为一种农作物,孙坦说:“我呢,会把自己比喻成水稻。因为水稻是我们中国原生的最古老的物种,迄今已经七千多年了。水稻的演变历程凝聚了,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拥有着深厚的积淀,厚积而薄发。所以我希望能够像水稻一样去做好我们的农业科研工作。我愿意像水稻一样,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同时也像中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这样在水稻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全世界做出非常卓越的贡献。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
上一篇:物联网与传统企业有几毛钱关系?
下一篇:没有了!
长按/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电话:86 19176725355
邮箱:service@sinanit.com